1 基本情况 “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依托集美大学,于200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13年10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命名为“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聘任集美大学江兴龙教授为工程中心主任,厦门大学王克坚教授为工程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教技函[2013]55号)。 工程中心与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海马饲料有限公司和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工程中心,致力于开展鳗鱼现代产业工程化技术研发,提高鳗鱼产业的系统集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养一支高水平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队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多年建设,工程中心现已建立了一支百余人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队伍,拥有实验室和中试车间面积7630 m2,主要大型仪器设备价值计1200多万元。科研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福清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三等奖1项,南顺奖教金特别贡献奖1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7项;“鳗鱼循环水苗种高密度培育技术”等多项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鳗鱼相关研究论文130多篇。2012年以来,工程中心合作企业鳗鱼饲料销量达48300吨以上。 已成功研发了15项实用技术,并开展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在国内外首创“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以低廉的成本有效降低了池塘养殖面源污染,实现了增产增收,该技术已被农业部列入我国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推荐目录;积极开展水产共性关键技术的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推广,推广鳗鲡循环水养殖15000m3;池塘生物膜低碳养殖技术推广面积约5万亩,普遍养殖增产23-60%,节约饲料13-27%,节水减排60%以上,增收节支10亿元以上。推动了具有海西特色的主导养殖品种产业:鳗鱼产业、大黄鱼产业、石斑鱼产业、罗非鱼产业、对虾产业及青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程中心协助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中国鳗鱼网网站(www.chinaeel.cn),涉及鳗鱼市场信息、养殖技术、行业动态、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内容,努力服务鳗鱼产业,推动鳗业及水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
2.1 组织机构
2.2 管理模式
本中心依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依托集美大学建设,事业编制,是与院系平行的二级机构;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下设由相关领域国内知名专家、相关企业高管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审议工程中心的发展战略、研发计划、年度工作,提供技术经济咨询和市场信息等。技术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中心实行项目合同制和人员聘任制。研发队伍由固定人员和客座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由工程中心主任在校内外聘任。客座流动人员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工作需要和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聘任,经工程中心主任核准后作为流动编制,其相关费用在项目经费中支付。
中心实行以人为本的课题责任人负责制的项目管理体系。根据项目任务需要以国际上项目管理的惯例组织相应的人力资源,集成国内外优势资源开展工程化研发。
中心实行相对独立的财务核算,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管理,其成果转化收益主要用于集美大学学科建设和工程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中心实行开放式运行,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与国内外相关科研单位密切合作,与企业界建立项目合作、委托开发等。在工程中心平台上促进上下游互动,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3 科研项目、成果及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二年的建设期内,在研承担了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鳗鱼药残控制技术与环保高效配合饲料技术”等31项鳗鱼产业养殖新模式、病害防治、营养与饲料、产品加工等方向的相关研发项目总经费1917.5万元。科研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南顺奖教金特别贡献奖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鳗鱼苗种鉴定”等4个项目经过鉴定,达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8篇。
本中心通过项目实施,已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43人,组织培训鳗鱼健康养殖、配合饲料与水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班(讲座)36次,培训技术人员约1015名,培训农民约2100多人次。出版发行了《鳗鱼养殖参谋》专刊8期,《鳗鱼养殖技术》、《鳗鱼配合饲料配制技术》和《鳗鱼产品加工技术》三本科普手册及相应视频。
本工程中心发挥平台的集聚与辐射作用,通过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带动了鳗鱼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与相关协作单位及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共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9个、示范点29个、中试线2条、生产线4条;示范鳗鱼健康养殖面积约1.8万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