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本科培养方案(2016)
发布时间:2016-09-14 浏览次数:  文章作者:

一、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以“面向农业、面向海西、面向海洋”的国际海洋人才教育理念为引导,以行业和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以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为主线,突出集美大学“重基础、强实践、能创新”的教育特色,培养能从事渔业生产与技术开发、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渔业管理与经营、水产教育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卓越海洋渔业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标准与要求 Educational Requirements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渔业生产、渔业生态修复与资源增殖和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适应社会不同领域对本专业人才不同的需求。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如下:

(一)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从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工作所需的水产科学知识、生物科学知识及海洋环境科学知识。

1.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海洋环境科学、生物学、渔业资源学和渔业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2.熟悉有关渔业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捕捞和渔政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

3.熟悉本专业领域内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技术、渔业生产技术、渔业生态修复与增殖技术和渔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

5.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二)能力:具备海洋渔业生产和管理技能;具有开展科学研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1.掌握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技术、渔业生产技术、渔业生态修复与增殖技术和渔业管理实践的能力。

2.掌握查阅文献和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能撰写规范的科学研究论文,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际工作能力;能通过多种渠道整合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3.了解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4.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素质:秉承“诚毅”校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诚信守法,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和服务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Key Subjects and Major Courses

1.主干学科:水产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

2.核心课程: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鱼类学、鱼类行为学、渔具理论与设计、海洋渔业技术学、渔业资源与渔场学、渔业资源评估、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

四、学制与学位 Length of Program and Degree

1.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五、最低毕业学分规定Graduation Credit Criteria

模块

项目

课堂讲课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课堂教学总学时

学时百分比(%)

必修课

通识教育必修课

440

324

764

37.2

84.5

学科基础必修课

552

36

588

28.6

专业教育必修课

384

0

384

18.7

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

128

0

128

6.2

14

学科基础选修课

64

0

64

3.1

专业教育选修课

96

0

96

4.7

个性化培养模块

32

0

32

1.5

总计

1696

360

2056

100

 

模块

项目

学分

占总学分、(%)

实验实践

周数

实验实践

学分

实验实践学分占总学分(%)

通识教育

模块

通识教育必修课

41

23.7

8

8

4.6

通识教育选修课

8

4.6

通识教育模块小计

49

28.3

学科基础

模块

学科基础必修课

36

20.8

1.5

1.5

0.9

学科基础选修课

4

2.3

学科基础模块小计

40

23.1

专业教育

模块

专业教育必修课

24

13.9

0

0

0

专业教育选修课

6

3.5

专业教育模块小计

30

17.4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模块

46

26.6

52

50

28.9

个性化培养模块

8

4.6

6

6

3.5

总计

173

100

67.5

65.5

37.9

六、教学活动进程表Teaching Schedule

学期

理论教学

军事训练

实验实习

课程设计

社会实践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

其它

小计

上课

考试

1

13W

2W

2W

1W

18W

2

13W

2W

3W

2W

20W

3

15W

2W

3W

20W

4

14W

2W

2W

2W

20W

5

18W

2W

20W

6

10W

2W

8W

20W

7

4W

2W

14W

20W

8

14W

1W

15W

七、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及教学活动

毕业要求

知识

能力

素质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形势与政策(Ⅰ-Ⅵ)

H

大学英语Ⅰ、Ⅱ、Ⅲ、Ⅳ

H

大学体育Ⅰ-Ⅳ

H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H

程序设计基础理论(VB)

H

军事理论

H

大学学习导论

H

H

人文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

经济管理类

创新创业类

高等数学

H

大学物理

H

大学物理实验

H

海洋学

H

动物学

H

鱼类学

H

海洋生物学

H

水环境化学

H

海洋生态学

H

渔业信息技术

H

水产动物繁育学

H

生物统计

H

环境微生物

H

生物化学

H

生物技术

H

遗传学

H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H

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

H

鱼类行为学

H

渔业资源与渔场学

H

海洋渔业技术学

H

H

渔具理论与设计学

H

H

渔业法规与渔政管理

H

H

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

H

H

水环境保护与修复

H

H

恢复生态学

H

H

增殖资源学

H

H

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

H

H

渔政执法与诉讼

H

H

渔业经济与企业管理

H

H

海洋管理学

H

H

国际渔业

H

H

休闲渔业

H

H

保护生物学

H

H

水产养殖学概论

H

军事训练

H

H

思政课实践

H

仪器分析实验

H

电工电子实习

H

动物学实验

H

鱼类学实验

H

水环境化学实验

H

水生浮游与底栖生物学实验

H

渔业资源生物学实验

H

海洋环境调查与监测实习

H

海洋生物与渔业资源实习

H

渔业管理实习

H

专业实践技能训练

H

毕业论文

H

毕业教育

H

渔业企业管理实践

H

H

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前沿

H

H

创新创业实践

H

H

素质拓展

H

H

关联度情况——关联度强的用“H”表示,关联度中等的用“M”表示,关联度弱的用“L”表示。

八、学校与行业联合培养阶段实施方案一览表

(一)在企业开展的教学内容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实验实践

学时/周数

课程属性

实施学期

责任单位

渔业管理实习

2

2W

集中性实践教学

6

厦门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集美大学

专业综合技能实践

14

14W

7

各实践单位,见注

毕业论文

14

14W

8

各实践单位,见注

注——以下为相关协作单位:

厦门市海洋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福鼎县海洋与渔业局、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漳州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恒兴饲料有限公司、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福建(正大)卜蜂水产有限公司、厦门市新荣腾水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漳浦欧盛鲍鱼场、其它产学研基地。

(二)校企联合课程

课 程 名 称

课程

属性

学分

学时

学期

备注

总学时

外聘教师

授课学时

在企业

授课学时

渔业管理实习

集中性实践教学

2

2W

2W

6

专业实践技能训练

14

14W

14W

7

毕业论文

14

14W

14W

8

渔业企业管理实践

个性化培养

1

16hr

16hr

6

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前沿

1

16hr

16hr

6

创新创业实践

2

2W

2W

7

合 计

34

32hr+32W

32hr+2W

30W

九、教学计划表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印斗路43号 邮编:361021 Email:scxy@jmu.edu.cn
  Copyright ?  集美大学mobile28-365365